六经包括一切病(二)
作者:程永民
接着转到今天要讲的主题,六经包括一切病,所有的病中医都有治疗的方法。现在按照西医的说法,大约有一万多种病,,现在西药的种类好像有四五万种。
但是古中医看世界上有几种病?归纳一下,世界上我们人的疾病只有6种。下面我来讲一讲这六种是怎样来划分的。《伤寒论》对于人体的气血水平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人体的气血非常充足的,第二种是人体的气血是虚弱的,不足的。
举一个例子,我们家里都有轿车,汽车油箱里的油有半箱以上的,大半箱以上的这种就相当于人的气血是充足的,称为阳。如果只有小半箱汽油,半箱汽油以下了,这个就称为阴。比方说我要开车从重庆去成都,首先看油箱里的油足不足,看油表,如果只有半箱油以下,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先找加油站,把油加满了,然后再上高速。如果看到有大半箱汽油,那就不着急,我可以直接开车上高速。如果中间油少了,在高速休息区或下了高速找加油站,加上油就可以。
所以中医把人体的气血水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气血充足的,有半箱以上的油,就称为阳;半箱以下的油称为阴,这是两种气血情况。给气血水平设定一个参照值,50分以上的是阳,50分以下的称为阴,这个大家都应该能理解。
第二个就是病位。人生病了,身体不舒服,身体有反应,人体和疾病相抗争的时候,向外排病邪的时候,在人体上的三个区域有反应。第一个人体生病了以后,疾病对人的影响如果都是在体表的,就像超市里的白条鸡,这个内脏都没有了,只有外在的躯壳,这个鸡有鸡头,鸡胸鸡背鸡腿整个的这个外壳。这个外壳就是以毛孔肌肉骨骼为主体的,这个称为人体的表。
还有一个就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就是人的胃、小肠、大肠,这个消化系统称为里。如果人体疾病的反应是在消化系统,我们就说这个证是在人的内部。比方说这个人肚子感觉胀,反酸、打嗝,打屁比较多,便秘,大便便不净,大便排不出来,腹泻拉肚子,这个都是在人体的肠胃,消化系统这里面的,这都称为里。就是排病区域,一个是表,一个是里,还有第三个定位就是表里之间,就是在体表和消化系统中间的。
这个内脏、五脏、人体的三焦系统,称为半表半里。半表半里其实没有这个名词,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是讲的是表里之间。表里之间就是人体的气血不够了,身体想向外排这个病邪,想把人体运行恢复正常。它一会儿是在体表排病邪,一会儿在里头排,人体想在表和里之间找一个通道把病排出去,这个时候就称为表里之间,这个定义为半表半里。就是一个是表,一个是里,一个是半表半里。
人体的气血情况有两种,一个是阴,一个是阳。疾病,在身体上引起反应有三个区域,就是表、里和半表半里。这样就从气血和病位两个方面来定义疾病了,一个是从气血方面,一个是在人体反应的三个区域。
人体气血充足的时候,可以在三个病位有反应。这个人气血很充足,在体表反应。比方说家里的小孩儿婴儿稍微着凉就发高烧了,没有汗,怕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然后大人感冒了,冻着了以后,身体感觉到酸痛。还有的人背痛、腰痛、腿痛、胳膊痛、脚痛,小腿抽筋,这都是在体表。就是说气血充足的时候,在体表的就称为表阳证,这是在体表的阳证,这是一大类。
气血充足的情况从消化系统来排病的,比方便秘、腹泻、拉肚子、肚子胀,吃了饭以后胃里面不舒服,这种反应在气血充足的情况下,消化系统感觉到不舒服,称为里阳证。
阳就是气血充足,还有一个就是气血充足的时候,在半表半里的,称为半表半里的阳证。在伤寒论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少阳病。但是不用记这个名词,我们知道它的意思就可以了。它是在表和里之间,半表半里区域,人体的气血水平是充足的,称为少阳病。这个少阳病人会有什么反应呢?
现在这个社会半表半里证的人很多。半表半里阳证,这个人早晨起来的时候,嘴里苦,嘴里干,眼睛干涩痒胀不痛,流泪,心烦,刷牙恶心,胸口发闷,感觉提不上来气,肋骨按一按胀痛不舒服,胃口也不好,不想吃饭,这种就是半表半里的阳证。
气血充足的时候,气血充足的三个病位,表阳证,里阳证,半表半里的阳证。我们讲完了,这些是世界上一半的病,然后已经讲完一半了,就是这三种,表阳证,里阳证,半表半里阳证。
接着再讲人体气血不足的三个定位。这个人气血不足了,病是在体表的,气血不足称为阴,他的身体反应在体表,称为表阴证。
表阴证的人体表的气血是不足的。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家里有老人的,他在看电视的时候睡着了。你说给他盖一个被子,或者你跟他说“你要困了,就上屋里睡觉去。”他马上就答话,说“我不困,我还看电视。”
但是其实他刚才打呼噜了。在白天,上午下午的时候没有什么精神,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打瞌睡。这种是体表的气血不足了,这种称为表阴证,在《伤寒论》里面称为少阴病。条文里面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旦欲寐。”他的血管摸起来是很细的,人在白天想打瞌睡,这种是身体的气血不足了。
人为什么要打瞌睡呢?因为人打瞌睡的时候消耗的气血少,人在睡觉的时候消耗的少。我们如果是玩的时候,小孩或者大人在刷手机打游戏,大脑兴奋,津液消耗的多。这个和手机一样,玩手机的时候,打游戏看视频,或者买东西在淘宝上面,开了好多APP,手机的电量就消耗的多。
如果手机黑屏休眠了,当然省电了。人发困,白天老是瞌睡,是人体为了节约自己的气血,减少消耗,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这种情况下可以给这个人补气血。
如果是气血不足,在肠胃里的,在里的情况,称为里阴证。里阴证的人肠胃里面津液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差,人体的营养来源是不足的。这个人的气血从根本上不容易补充,就像买了一个最新的苹果iphone13,但是却用一个老人机的充电头,功率很低的。手机耗电很快,但充电充的很慢。人进入阴证的时候,气血不足的时候,里阴证就是人体的充电器不行了,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了,所以人体的气血自然也就不够了。气血不够有什么表现呢?手和脚就容易凉。原因是肠胃消化吸收的能力弱了以后,吸收的营养物质少,运送到全身的就不够,不容易送达人体的四肢末梢。
有很多人冬天的时候手脚冰凉,有人晚上睡觉睡了一两个小时,脚还是凉的,这个人的肠胃运化能力是不够的。这个有可能是进入到了阴证了,就是人体的气血是阴的状态。气血不足相当于是汽车油箱只有半箱油了。考试50分是不及格的,一个小孩上学考了50分,是不及格的。
还有一种就是气血不足,病在半表半里,进入半表半里的阴证。这个人气血也不足,身体寒热夹杂。有很多人本来身体很虚弱,你说我吃点辛辣的东西,补一补,吃点姜啥的,一吃就上火,就是这个人身体寒热夹杂,或者说叫虚不受补,稍微吃一点热的就上火。不吃身体又寒凉,有寒湿,这种情况就称为半表万里的阴证,在《伤寒论》里面称为厥阴病。
这种情况用药是寒性的药,热性的药同时用。药物进入人体以后,是作用于一定区域的,这个寒药和热药的作用不会相互的抵消。
阳证的三个病位,表阳证、里阳证和半表半里的阳证。阴证是三个病位,表阴证、里阴证和半表半里的阴证。
除了三个病位,表、里、半表半里,没有其他的吗?有人问,你用六种病把世界上所有的病都概括了,这科学吗?那你看看,一个病没有在人体的表、里和半表半里,我生病了,我现在在客厅里坐着,这个病在卧室,你说这可能吗?
这个病只能在人的身体上面发生,不可能脱离这个人体,而人体就分为三个区域,表、里和半表半里。所以中国的古人是很有智慧的,用这种归纳总结的方法,把病就分为了六大类。根据气血是否充足,三个病位,一共六大类,就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疾病。
想学中医请加。有两种学习方式:
1.如想快速掌握中医,成为优秀的家庭医生,可参加线下培训,几天就能入门,然后半年讲解条文和练习医案,有三年的临证指导和答疑,这是现在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学医方法。
2.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些中医知识,可以加入中医公开课群,每周有公益的中医知识讲座。
健康很值钱,自己学中医很有必要,欢迎参加的年元旦的伤寒研讨精品班,零基础的人也能学会。
随力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