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
de
身高促进
幸
福
快
乐
健
康
成
长
德清县上柏幼儿园学年
第二学期线上家长学校活动
发育良好的身体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为了让家长们更进一步了解幼儿身高增长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幼儿身高发育。我园特邀德清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吴志飞医师为家长们开展关于“学龄前儿童的身高促进”的家长学校健康知识讲座。
科学育儿健康成长
身高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矮小对孩子心理及未来生活质量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吴志飞医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向家长们讲解有关幼儿骨骼生长发育特点、饮食对幼儿生长激素的影响、如何促进儿童身高的方法以及与幼儿身高生长密切相关的营养素等方面的知识。
活动掠影
请下滑观看
家长观看
育儿小知识
1如何判定孩子是否矮小?
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孩子的生长速率[即每年身高增长值(厘米/年)],身高增长速率低于相应年龄儿童正常速率为生长迟缓。一般2岁以下,每年生长速率7厘米;4周岁至青春期开始,每年生长速率5厘米以及青春期每年生长速率6厘米均为生长迟缓。需要进一步寻找原因。
2导致矮小的原因有哪些?
矮小是指小儿生长发育时期,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小儿的异常体型。引起矮小的原因有先天遗传代谢性、后天营养及感染等。根据不同原因,分别有以下表现:
(1)身高明显低于标准身高(相差二个标准差)。
(2)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经常伴有呕吐。
(3)智力落后,外貌异常,骨骼畸形,包括脊柱前突、鸡胸、“O”形及“X”形腿以及易骨折。
(4)有佝偻病的表现,也可出现手足抽搐或惊厥。
(5)肝脏肿大。
(6)精神情绪异常。发现小儿有身材矮小的症状时,医院,检查有无各种慢性病,如肠道寄生虫、慢性肠炎、结核及营养不良等。若不能确诊,医生会让小儿做染色体、骨及颅脑X线片、电解质及血钙、磷、血糖、甲状腺素等特殊检查。
3怎样让孩子长高?
利用生长发育规律,为孩子做好准备工作:
每个孩子的生长速度、每月平均长幅都不一样。了解了这个规律,爸爸妈妈们就可以利用已经来临的春天,为孩子的快速生长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此时要让孩子长得好,必须要抓住以下三点:
1.均衡饮食
孩子要长高,营养必须跟得上。但营养饮食不是指大鱼大肉,而是要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这七大营养素要保证,具体来说,就是米饭、肉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每日饮食品种多样,不要偏食。
2.充足睡眠
睡眠对孩子身高增长起着关键作用。一般说来,3至6岁儿童每天睡10至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至10小时,高中生8至9小时,对保证孩子正常生长十分有利。要让孩子睡得够,睡得好,每晚最好在10时左右上床,11时前睡着,保证在深夜2时到4时期间进入深睡眠。
3.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可以晒太阳,使紫外线帮助维生素D的转化,同时,适量运动能促进骨骼更好生长。即便学习任务繁重,每天还是要确保孩子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对孩子来说,户外跑、跳、蹦、踢球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不过不能太剧烈。
结束语
通过此次讲座,提高了家长们对科学育儿的认识,消除了家长对孩子身高理解的误区。使家长熟悉了正确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加大了对孩子生长发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