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期的淡定与坚守
年,厦门大学会计系取消了,作为“会计专业”并入新组建的经济系,此后-年间的20年历史,文革“十年浩劫”也在其中,乏善可陈,说是会计学科的低谷期并不为过,文革浩劫结束后,才出现向上的势头。
以年底的“全行业公私合营”为标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进入全面的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生产多少,定价若干等等,全由国家说了算,会计核算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社会地位当然大大降低,不太需要高级人才了,这是全国的大环境。
在本校,经济系把会计等几个专业打包“兼并”在一起,其中主流学科是“*治经济学”专业,有王校长的学术影响作后盾,招生时在考分和*审等方面,条件当然最高。江湖传言中,则是会计专业最低,最容易考取。我曾问过恢复高考制度后级、级的部分会计校友,很多人第一志愿报的不是会计,是被调剂过来的,也有个别学长坦承自身条件不好,怕考不上厦大而选择会计为第一志愿。没想到四年过后,他们毕业时的出路就戏剧性地大反转,“那是相当的好”,当然这是后话了。
因为是私下聊天,一位学人文的厦大老学长的描述很是坦率辛辣,可说令会计学子“羞愧难当”。当年的校运会,是在系旗之下,各专业举牌顺序入场的,逢到会计专业时,他们便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