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鸡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警惕宝宝半夜爱哭闹,可能是患上了这种疾
TUhjnbcbe - 2020/12/1 19:38:00

都说春眠不觉晓,可是,小宝宝却常常睡不踏实,翻来不去不说,夜里还会突然惊醒、哭闹甚至是尖叫。出现这种情况,宝妈们就要小心了,如果不是消化积食,那可能就是患上佝偻病了!

什么是佝偻病

佝偻病又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骨质软化病。多发生在婴幼儿,也可发生在青春发育期。

我国把佝偻病防治列于“小儿四病”防治之首。据年国家流行病学调查,3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为20.8%。佝偻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由于其发病较慢,不易被及时发现。

佝偻病的症状

佝偻病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症状也因所处阶段而不同。

初期:由于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患儿会出现夜惊、多汗、易激惹、烦闹、枕秃、发育迟缓(囟门迟闭、出牙晚)等症状,也会有轻度的骨骼改变体征。

激期:病情加重,出现方颅、鸡胸、漏斗胸、手足镯、X型腿、O型腿。

恢复期:初期和激期的症状减轻或消失。

后遗症期:未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骨骼畸形。

佝偻病的防治

补充维生素D,是防治佝偻病的关键。

科学研究表明,对于成长期儿童来说,维生素D缺乏将直接导致低血钙症、骨骼软化症、龋齿和运动能力差。我国已将维生素D的补充纳入初级卫生保健。

佝偻病的预防要从孕妈妈开始。为了孕育出健康的宝宝,女性在怀孕期间应加强营养,遵循医嘱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补充相关指南

年3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在《维生素与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推荐: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父母宜适当补充维生素D~IU/d。

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第页规定:纯母乳儿童,每天补充维生素D-IU;早产、出生低体重儿每日口服-IU,3个月后改为每日IU。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每日-0IU,1个月后改为每日IU。

年6月26日中国卫计委发布的《中国育儿标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版》指出: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天IU-IU;早产儿、双多胎生后即加服维生素D,每天IU-IU,3个月后改为IU-IU。

来源:青岛双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运营者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宝宝半夜爱哭闹,可能是患上了这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