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实测:电梯门感应不到安全绳
央视做过测试,电梯门是否能感应到儿童安全绳。消防专家先进入电梯内,身后的儿童模型并未进入电梯,电梯门没有感应到安全绳直接关闭了。接下来的一幕,电梯运行了,把手绑安全绳的儿童模型吊了起来。此时身处电梯内的消防专家也感觉到了手腕强大的拉力,出于安全考虑,终止了实验。为什么电梯没有感受到安全绳?是因为安全绳太细了,电梯一般都是使用光幕和触感来关闭电梯门,而这个绳子由于很细,而且可以弯折,所以避开了这两种安全方式。那么怎么避免?我们要通过电梯或门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同时进入,或者你把孩子抱起来进入电梯。视频来源:央视一套多地都发生过因“遛娃神器”出现的险情
此前,央视财经频道就做过提醒:一头绑着孩子,一头绑着家长,这种所谓的“遛娃神器”,受到了很多家长欢迎。不过,这种原本用来保护孩子的工具,在某些场合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危险。去年,深圳、南宁等地就发生了因“遛娃神器”出现的险情。△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深圳的一对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坐地铁,并把5岁的姐姐和3岁的弟弟用牵引绳给拴了起来,结果姐姐先跑进了车厢,弟弟还没来得及上车,地铁就关门发车了,弟弟只能在站台上奔跑。深圳地铁工作人员说,跟着车跑了一段后,绳子被拉断了。孩子可能也是被吓到了,在现场哭,我就安抚乘客。类似的险情在南宁地铁也曾发生。去年7月5日,在广西南宁地铁3号线金湖广场站,地铁即将关门驶离站台时,一名儿童突然冲下了列车,来不及下车的妈妈被关在了车内,两人之间的牵引绳被屏蔽门和车门夹住,所幸在列车开动前,地铁司机发现并及时打开了车门。记者了解到,市面上的“遛娃神器”一般会做到1米5左右,它们通常采用比较坚韧的材质制作而成,直径也比较细,毫米左右。也就是说,这个直径不太容易被车门和屏蔽门识别。地铁站工作人员说,屏蔽门的检测厚度是5毫米,由于安全绳过小,目前的地铁设备暂时是无法探测到的。孩子调皮看不住,出门家长怕走丢。于是乎,被誉为“遛娃神器”的儿童牵引绳,迅速风靡了起来,济南好多家长也常使用这种牵引绳。
原以为一头绑着孩子,另一头绑住家长,就能确保万无一失。谁知,稍不留心,“神器”竟会变“凶器”,家长们务必引起重视。
提醒:想要防止孩子走丢的话,还是家长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