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苍蝇和蜜蜂,谁更智慧?
▼
不妨思考一下,如果问你:蜜蜂和苍蝇,谁更有智慧?
你会怎么回答?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做过一个苍蝇和蜜蜂实验:
韦克把六只苍蝇和蜜蜂放在一玻璃瓶中,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
结果,蜜蜂不停地在瓶底打转,拼命找到出口,直到它们耗费自身所有的体能和精力——力竭倒毙或饿死。
而苍蝇不断乱撞,在不到两分钟内,最终从瓶的另一端逃逸出。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其实,蜜蜂飞行能力并不比苍蝇差,它们的眼睛也并不比苍蝇进化的低等。
无论蜜蜂和苍蝇,它们都是靠着密集排列的小眼构成的“复眼”生存,这样的构造可以帮助它们辨识光源、确认飞行方向。
不同的是,蜜蜂平时的工作是“高效”而有条不紊地两点一线:找到蜜源,回到蜂巢。
而苍蝇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像个“没头苍蝇乱撞”。
但为何最终逃出的是苍蝇而非蜜蜂呢?
相比苍蝇,蜜蜂更智慧,更偏爱有逻辑的坚持。
它们懂得追求光源并有着既定的行事目标,它们认为逃脱囚室的出口必然在最光明的地方。
而苍蝇,它们欠缺有逻辑的思考,只是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方向,误打误撞撞出了瓶口。
看起来它们是头脑简单,甚至有些愚蠢的试错者,然而,这种“欠缺逻辑”的莽撞恰恰是它们获得自由和新生的重要因素。
韦克总结道:
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另外韦克还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每个人都遵循规则时,创造力便会窒息。”
02.暴食症疗愈的蜜蜂和苍蝇思维
▼
同理,暴食症的康复过程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蜜蜂和苍蝇,分别代表了病友中的两种类型的人:
前者(蜜蜂)目标性强,执行力以目标为导向,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看似无关的事务上,能够“专注”和持久在同一事情上,自然攻克目标的效率是高的。
在某天晚上暴食催吐一阵,整个人累瘫,躺在床上捏着逐渐增厚的肚子上的肉,细想自己的生活,糟糕透顶。
然后信誓旦旦的立下flag!再也不暴食!
放下手机,拿出日记本,开始造表格做计划:好好吃饭!早上5点起床,6点跑步,7点吃早餐准备一天的饭菜,8点出门准备上班。9点到公司,中午吃沙拉,下午茶不许吃,晚饭回家自己做,白水煮菜+一片鸡胸。
计划满满的,非常的“自律”的过了一天,就在吃完晚饭正为这一天的“自律”开心,神不知*不觉的去到了楼下,买了一堆零食窝在家里暴食,从晚饭后的开心到坐在家里暴食之间,脑子是一片空白,似乎“恶魔附体”直到自己催吐时候,才意识回归,发现自己这一系列的“作案”过程,然后吐完之后,重新上演一部立志大剧。
誓旦旦的立下flag!再也不暴食!
放下手机,拿出日记本,开始造表格做计划:好好吃饭!早上5点起床,6点跑步,7点吃早餐准备一天的饭菜,8点出门准备上班。9点到公司,中午吃沙拉,下午茶不许吃,晚饭回家自己做,白水煮菜+一片鸡胸。
然后,每一天就这样周而复始的,重复昨天的日子:立志自律--崩盘暴食--后悔不已--立志自律。
后者(苍蝇)善于不断试错和冒险,虽然目标的专注性没有蜜蜂强,但它们的优势是抓住一切可能,找到潜在的机会。
在某天晚上暴食催吐一阵,整个人累瘫,躺在床上捏着逐渐增厚的肚子上的肉,细想自己的生活,糟糕透顶。
然后信誓旦旦的立下flag!再也不暴食!
放下手机,拿出日记本,开始造表格做计划:好好吃饭!早上5点起床,6点跑步,7点吃早餐准备一天的饭菜,8点出门准备上班。9点到公司,中午吃沙拉,下午茶不许吃,晚饭回家自己做,白水煮菜+一片鸡胸。
计划满满的,非常的“自律”的过了一天,就在吃完晚饭正为这一天的“自律”开心,神不知*不觉的去到了楼下,买了一堆零食窝在家里暴食,从晚饭后的开心到坐在家里暴食之间,脑子是一片空白,似乎“恶魔附体”直到自己催吐时候,才意识回归,发现自己这一系列的“作案”过程,然后吐完之后,发现这样的方式不对,应该是另寻出路。
然后拿起手机搜索暴食症治疗的方法,阅读OED文七公号的文章,学习朋友圈的自助思路,还是觉得困难就选择一次咨询电话,还是觉得困难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又选择了一个月的辅导。就这样就康复了。
无论是蜜蜂的“智慧”,还是苍蝇看似莽撞的“愚拙”,二者都是成长的要素。
但之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是我听说过的最大谎言”,是因为平日里再智慧的人,不懂审时度势因时而变,一样无法摆脱困境。
有策略的坚持和取舍,懂得适当的放弃和变通,才是真正的智慧。
一心想戒除暴食症又害怕长胖的暴友,就如蜜蜂一样,都是在不恰当的目标上(还在病着就想瘦下来,并且一直用以前失败了一万次的方式进行)过于坚持,而没有跳出认知圈子,以为自己就只是贪吃(都看了我的公号,进食障碍,一个舌尖上的精神心理问题。还是坚持认为自己就只是贪吃),去看看外面更多的可能和机会,也就成为愚拙坚持的人。
03.暴食症一直康复不了,就是因为你太“永不放弃”了▼在我做暴食症疗愈以来,几乎每一个暴食症的人都会对我说:“文七老师,我觉得自己意志力太薄弱了。”“文七老师,我希望自己可以自律一点,可是总是失败”他们都觉得自己意志力不够,才会去暴食。其实暴食,是一种病,和你的意志力没有关系。你那么自律,为什么还在暴食?进食障碍,一个舌尖上的精神心理问题你听过谁说:胃癌晚期了,就是因为我意志力不够才没办法康复!你听过谁说:我胆结石,就是因为我意志力不够,才一直在疼!暴食症的人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很优秀。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很努力很上进。是单位里的标兵,上司喜欢、器重的员工。是行业的佼佼者,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一切都好,就是暴食。他们什么都可以搞定就是吃饭一直学不会。每次暴食催吐,胃撑到再多一颗瓜子就要破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吐到青筋暴起,头晕目眩,这个过程有多痛苦大家都知道,可是就是这么难得事情,我们都可以坚持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你要是说我们暴食症的人意志力薄弱,我是真的不答应。但是你一直在暴食,你就要想想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是不是错的。根本而言,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心理学里,在一元或简单的思维模式中,人们更容易扭曲现实。(比如:只有瘦才配活着,只有处女才会被珍惜,只有完美才配得到爱)正因客观世界的复杂多变,拥有蜜蜂的专注和苍蝇的冒险抑或其它思维,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再调节和选择,才是走到最后,找到“出口”的方法。韦克苍蝇和蜜蜂的实验,告诉我们的不单是学着变通的重要性,更启发我们处理日常事务中,应培养自身应对变化的意识和多元的思维模式查尔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也这样总结: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坚持就是胜利,意在让我们坚持,但胜利与否取决于坚持得是否恰到好处。(下图是一位长期学员的聊天,她有14年的暴食症,每周三、四次暴吐,这么久的暴食症,你觉得她还没有意志力么?,她自己都知道自己意志力强大,可就是强大的一直坚持自己的思维,坚持认为自己是个女超人,不愿意被暴食、生活打趴下,“永不放弃”,自己还是泥菩萨要去拯救别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