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6个月到一岁这个时间段,是身体吸收营养、快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日常奶水的喂养,妈妈还要适当给他添加辅食,让宝宝的身体营养吸收更全面,更健康地长大。
有些妈妈会发现,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总是不尽如人意,他总是没办法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去健康成长,甚至还会出现各种肠胃问题。
实际上,给宝宝添加辅食也是讲求方法的,只有做到科学添加辅食,才能让宝宝在营养均衡中健康成长。
6个月宝宝添加辅食有讲究,这三大误区,宝妈们要避开
1、让宝宝边看电视边吃饭
有些家长怕宝宝不老实,影响正常喂饭,就会让宝宝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样喂饭确实轻松很多,但对宝宝很不好。
一方面会影响脾胃,因为喂饭时拿不准宝宝吞咽的速度,一口还没吃下去,家长就会喂第二口,于是宝宝会着急的随便嚼几下咽下去,经常这样的话,脾胃就会受到伤害。
另一方面宝宝会养成这种吃饭模式,家长一边喂饭,自己一边看电视,将来很难培养独立吃饭的习惯。
2、辅食中添加葡萄糖或者蜂蜜
第一口辅食中添加葡萄糖或者蜂蜜,认为加了这些后宝宝会吃得香,并且不怕上火、好消化,这个做法是错的。
有些家长担心第一口辅食不好喂,就会在米粉里加甜味的东西,让米粉变得更有滋味,这么处理后宝宝确实吃得挺好,但第一口这么吃了,今后再做辅食就不能做原味,宝宝会难接受,而常吃含味道的辅食,会伤害宝宝的健康,比如早早出现龋齿、增加肾脏压力等,对宝宝十分不利。
所以为了宝宝好,应该敢于做原味辅食,米粉直接加水冲泡就好,不要额外加别的东西。等今后添加别的食材后,也不要太早加调味料,保持原味为好,至少一岁前都要这么做。
3、经常给宝宝吃凉饭
宝宝一开始接受辅食有个过程,如果家长没耐心的话,很容易演变成让宝宝一边玩儿一边喂饭,经常这样的话,宝宝经常吃的就是凉饭,因为边玩儿边吃无形中延长了吃饭时间,还没吃几口就凉了,经常给宝宝吃凉饭非常不好,会影响宝宝的食欲,也对肠胃不好,时间久了,宝宝吃饭更费劲,一次吃不了多少,营养跟不上,影响长高。
所以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一开始肯定速度慢,但不要怕慢就主动打开动画片或者提供玩具,然后伸手喂饭,这样一来坏习惯就养成了,想改掉太难。
娃的“辅食黑名单”
自制的米粉
自制的米粉,第一无法保证卫生的干净;第二里面含有的营养元素主要也是淀粉,营养价值比较低,无法媲美外面卖的专业米粉。
因此,不建议家长自制米粉给宝宝吃。如果担心外面买的米粉质量、安全性无法保证,可以在自制米粉的时候,加入一些其他的食物,比如肉类、蔬菜、蛋类等。
果汁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指南,1岁以下的宝宝不能饮用果汁。
水果榨汁之后,部分营养元素会不同程度的丢失,比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因此宝宝食用了之后,营养效果会大打折扣。
想要宝宝补充水果的营养,建议做成营养既不会丢失,又能够锻炼抓握、咀嚼能力的水果片、水果块、水果泥。
3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
这下问题又来了,很多宝妈由于经验缺乏,或是相关的育儿知识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宝宝的脾胃进行调理,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
这本书从宝宝六个月添加辅食开始,一直到孩子三岁的食谱都有了,并且详细到每一周每一天的食谱安排。
比如10月龄孩子一周的食谱举例,比如周一第一顿喝奶粉或是母乳加餐一块苹果,第二顿吃奶粉或母乳,第三顿吃生菜软米饭,第四顿吃母乳或奶粉加餐一个淸甜翡翠羹,第五顿吃鸡胸肉软粥,第六顿喝奶粉或母乳……
而且每一道辅食都有很详细的制作方法,比如准备的时间,烹饪的时间,难易指数,以及需要的食材,具体做法,能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等。
妈妈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辅食来制作,宝宝也能吃得好长得快。买回来的妈妈都给了本书很高的评价,对于新手妈妈很友好。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
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
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
价格也很便宜,只要69,就能保证孩子辅食的营养均衡,何乐不为?
《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
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