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元分红扣税近万元持股不满一个月翻倍扣
超级短线客,遇到差异化红利税的新问题。目前,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正如火如荼,随着大小红包的逐渐兑现,股民却遭遇了一个尴尬的事实———4000多元分红,却因持股不满月,被扣近万元税款。面对突如其来的近1万元税款,困惑吗?广州市的投资者张先生就遇上这个尴尬,证券公司业务人员和投资顾问一时也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扣了他这么多的税。
送股也要抽税
无奈下,张先生只能自己研究*策。最终张先生发现,送股也要抽税,一开始他不知道送股也要抽税。
张先生的股进行了10股送8股,按照票面额1元算,支付20%的红利税,相当于每10股要缴税1.6元的税款;再加上现金分红1元的20%红利税,即需缴纳0.2元。整体上计算,张先生要为每10股股票支付1.8元的红利税。
现金红利张先生不陌生,没想到连上市公司的送股也抽税,送得越多抽得越多。而张先生因为持股时间未超过一个月,因此不得不补缴20%的“重税”。“如果早知道,我肯定会考虑提早买入,或者在登记日之前就把股票卖了,避开20%的重税。”张先生称。
持股不满月双倍扣
张先生不知道在去年11月份,国务院已批准了实施差异化股息红利税的新*策。新*策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对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红利所得按持股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个人所得税*策。持股超1年的,税负为5%;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为20%。
而此前,自2005年6月起实施的*策规定,股息红利所得税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实际税负相当于10%。新规定出台后,持股1个月至1年的,其税负水平与原来相同;持股时间超过1年的,其税负水平比原来有所下降;而不足1月的,其税负水平比原来上升。
新的红利税*策实行,导致投资者由于持股不到一个月,在获得分红的同时,被收取20%的红利税。相比旧*策,红利税被翻番扣。
据21世纪经济报
两种办法避缴20%
由于送股也要按照每股1元的价格收税,再加上派发的现金红利,均按照20%的红利税计算,股民要缴税一定程度上还取得于上市公司送多少股。这段时间,正是高送转公司派息的高峰时间,因此对于很多短线投资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缴扣了20%的红利税。
对于短线客而言,要避免缴纳20%的红利税有两种办法对应,一种是在公司股权登记日之前就卖掉股票,另外一种就是延长卖股时间,等到持股满一个月再卖出股票。
新*暴露监管部门不成熟
按个人持股时间长短来征收红利税,管理层鼓励长期投资、抑制短期炒作的意图非常明显。但这种差别化征收,明显是对个人红利税征收*策的一种扭曲与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好心办坏事,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有关部门对股市监管的不成熟。
这至少暴露出目前股市监管或管理层所存在的三大误区:首先是对市场投机炒作行为的一味打压;其次是误将长期持股当成是价值投资或理性投资;其三就是差异化征收未必让利于民。尤其重要的是,红利税的征收是对价值投资理念的扭曲,导致上市公司分红越多,投资者损失越大。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股市上要求取消红利税或降低红利税征收比例的呼声一直都很大。
据南方都市报
上市公司红包变炸弹
截至3月21日,两市推出2012年年报分红预案的上市公司达到115家。由于许多股东对今年刚实施的差别化红利税征收不甚了解,拿到手上的红包俨然成为炸弹,这也逼得众多投资者在公司高送转之前逃跑。监管部门鼓励长期投资,抑制短期炒作的愿望,无奈落空。
3月8日为方大特钢(600507)股价分水岭,前面尽享分红盛宴,后面却沦为烫手山芋。3月4日晚,方大特钢发布了2012年度利润分配实施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共计派发13亿元(含税),税后每股现金红利为0.95元。对于如此牛气的分红方案,市场报以足够热情,3月5日和6日股价连续涨停。
方大特钢此次派现方案的股权登记日为3月8日;除息日为3月11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3月14日。3月8日市场风云突变,股价大跌4.95%。3月11日公司除息,随后股价仍连续走低,直至最近两个交易日才略有涨幅。以复权价计算,相比3月7日的收盘价,股东折损16.3%。
“红包变成了炸弹,高分红也弥补不了股东的损失。”一位股东忍不住向抱怨。事实上方大特钢并非特例。据统计,3月份以来,保税科技(600794)、赛为智能(300044)、海思科(002653)、德力股份(002571)、乐通股份(002319)率先除权除息,市价无不低于股权登记日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如果股东持有时间不足一个月,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据金证券